人民币融资助力,巴基斯坦深化中巴金融合作
周四,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SDPI)主办的高层研讨会上,金融专家、政策制定者与能源领域权威人士共同指出,熊猫债券(人民币计价债券)有望成为巴基斯坦破解融资困局、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战略工具。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的深化,这一金融创新或将为债务重组、绿色基建注入新动能。
巴财政部债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埃拉杰·哈希米(Eraj Hashmi)在会上宣布,巴政府拟于年内启动可持续熊猫债券发行,并同步筹备绿色伊斯兰债券(Green Sukuk)。他强调,与欧元债券相比,熊猫债券不仅具备利率优势,还能精准对接可再生能源项目,彰显政府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决心。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哈米德·谢里夫(Hamid Sharif)建议通过引入多边开发银行担保或设立专项风险缓释基金提升投资者信心。
中巴经济走廊前项目主任哈桑·达乌德·巴特(Hassan Daud Butt)提出,将熊猫债券与ML-1铁路升级项目、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深度绑定,以“基建+绿色”双轮驱动模式,保障资金定向流动,并打造可持续发展样本。SDPI首席研究员哈立德·瓦利德(Khalid Waleed)认为,人民币融资不仅能优化外汇储备结构,还能增强中巴产业链协同效应。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19国,巴基斯坦企业对华贸易结算效率有望大幅提升。
巴基斯坦当前正经历经济转型阵痛,面临外债压力和对能源进口的高度依赖。专家认为,熊猫债券不仅是融资渠道的创新,更是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金融实践,两国正通过绿色金融纽带,推动从基础设施合作向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转变。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推动熊猫债券发行的便利化措施,以及中巴金融合作的进一步加强,这一金融创新或将成为推动南亚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支点。在气候变化和债务风险双重挑战下,巴基斯坦对熊猫债券的探索正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