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重申,阿富汗公民离境期限不变
周四,巴基斯坦外交部重申,持有阿富汗公民卡(ACC)及无证外国人须在3月31日前离境的期限不变,驳斥了联合国机构对遣返进程的担忧。巴外交部发言人沙夫卡特·阿里·汗(Shafqat Ali Khan)称:“当局确认无延期安排”,后续将启动大规模驱逐。
沙夫卡特进一步阐明称,巴基斯坦作为非《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缔约国,无需就遣返政策与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UNHCR)进行协商。“过去半世纪内,巴方基于人道主义原则自主接纳阿富汗难民,所尽义务远超国际社会预期。当前政策调整仅针对非法滞留人员,持有效签证的阿富汗公民仍可依法在巴居留。”此番声明是对阿富汗外交部长阿米尔·汗·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此前呼吁的间接回应。据了解,穆塔基曾于国际场合主张全球范围内对阿难民实施“分阶段、保障尊严”的遣返方案,并强调阿富汗“已具备基本安全条件,但需协调资源以有序接收大规模返国人员”。
巴基斯坦内政部发布声明表示,自2023年11月1日生效的“非法外籍人员遣返计划”已通过多渠道公告为相关人员提供充分准备期。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今年初批准的多阶段实施方案,旨在规范近300万在巴阿富汗公民的合法居留身份。尽管国际人权组织持续施压,巴政府重申将严格实施移民管控措施。根据最新调整,持有效难民登记证明(PoR)者可暂缓至6月30日离境,但伊斯兰堡及拉瓦尔品第两地的PoR持有者需按“国家安全考量”迁往指定安置区。
关于地区反恐议题,巴外交部证实,巴方已正式传唤阿富汗驻巴临时代办,严正抗议“跨境恐怖主义势力利用阿富汗领土策划针对巴基斯坦的袭击事件”。沙夫卡特强调:“巴方通过外交渠道持续要求阿临时政府履行国际反恐承诺,对巴基斯坦塔利班(TTP)、俾路支解放军(BLA)及伊斯兰国呼罗珊(IS-K)等恐怖实体采取可核查的打击行动。”
此外,关于边境事务方面,经双边磋商,因“单边设施建设争议”关闭的托尔哈姆陆路口岸已于近日恢复通行。巴方透露,当前临时运营模式将持续至4月15日,双方正就建立“全天候、制度化”的边境管理机制展开技术级对话。针对社交媒体流传的“美国对巴公民实施签证类别限制”消息,外交部与美驻巴使馆同步发声辟谣,称相关传言“毫无事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