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要闻

已推广至70多国 杂交水稻为世界累计增产粮食近10000亿斤

图为2014年10月10日,袁隆平院士在溆浦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百亩片验收现场的资料图。(图/中新社)

自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以来,杂交水稻历经三次理论创新突破,五轮高产跃升,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70多个国家近100亿余亩,增产粮食近10000亿斤。

11日在长沙举行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和杂交水稻学术研讨会透露了上述消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柏连阳说,国外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近800万公顷,按每公顷平均增产两吨稻谷计算,年增产粮食1600万吨,可多养活4000万至5000万人口,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3年10月11日,袁隆平在中国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年会上宣告,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历经三次理论创新突破,杂交水稻分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朝着应用方法越来越简单、效率越来越高、优势水平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通过技术加持,50年里,杂交水稻实现了五轮产量跃升。2000年、2004年、2011年和2014年实现了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育种攻关目标,该项研究两度被两院院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17年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亩产超1100公斤。

目前,中国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已超1700万公顷,年增产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杂交水稻优种已在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生根发芽,中国稻香远飘四方。

“我们还提供‘上门服务’。”柏连阳说,中国杂交水稻专家远赴万里之外,驻扎在当地常年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推广和发展杂交稻技术。迄今为止,中国已为国外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据了解,近年来,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还聚焦镉低积累水稻、耐盐碱水稻、小粒型机械化杂交水稻、再生稻等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并取得系列突破。

柏连阳提到,中国的耐盐碱水稻技术领先世界,吸引埃及、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前来洽谈合作。

编辑:立秋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