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辣椒到“会微笑的大米”……巴基斯坦农业出口新时代来了
中巴经济走廊农业合作中心芝麻种植园(拉合尔)。(图/人民网)
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巴基斯坦辣椒种植农业产业示范与推广项目首批出口中国干辣椒启运仪式,近日在卡拉奇举行;由中巴经济走廊项下中巴农业合作交流中心实施的芝麻试种植项目收获情况良好,已从旁遮普省萨希瓦尔市装车运往卡拉奇港出口到中国……农业贸易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基斯坦农产品扩大出口有利于推动巴中贸易可持续发展,干辣椒出口中国标志着巴农业出口新时代的到来。”巴基斯坦看守政府商务部长古哈尔•伊贾兹如是说。
据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介绍,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批农业项目,辣椒种植带动当地建成辣椒园30个,总面积1.6万英亩,培训农技人员1500余人次,每英亩产值提高10万卢比、达到传统农作物3倍,帮助农民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姜再冬表示,中巴农业合作前景广阔,互补性较强。两国已就洋葱、虎尾草、水牛胚胎、樱桃、牛肉、干辣椒、乳制品、驴皮等巴基斯坦优质农产品签订输华议定书,巴产大米、海鲜、芝麻、芒果、柑橘、坚果已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特别是巴基斯坦大米,由于煮熟后两端翘起、宛如笑脸,被中国网友们称作“会微笑的大米”。
姜再冬还强调,中方将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举措,扩大“订单种植”和农产品本地精深加工,支持巴农产品出口商赴华参加各类展销会,支持更多巴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打造“巴农制造”金字招牌,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
巴基斯坦看守政府粮食安全与研究部长考萨尔•阿卜杜拉•马利克则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对于推动巴中两国农业贸易合作和加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巴中双方优势互补,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减少作物病虫害,有助于巴基斯坦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减轻贫困。期待两国继续拓宽农业合作领域,实现更多巴优质农产品对华出口。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在中巴双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下,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已从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画卷。
“走廊建设为巴基斯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工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此前介绍,中巴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产业合作方兴未艾,社会民生领域真诚互助,国际协调和安保合作力度不断加大,走廊合作内涵不断丰富。
丛亮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效是十年来推进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的一个缩影。”2024年,在新的起点上,将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持续推进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提质增效,不断释放经济走廊发展潜力,努力将经济走廊打造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
编辑:朱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