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要闻

巴基斯坦牛肉终于“访华”了,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巴基斯坦超过800万农村家庭从事畜牧生产。(视频截图)

近日,巴基斯坦500千克冷冻水煮熟牛肉经天津海关属地查检合格后进入中国市场,这是中国首票从巴基斯坦进口的熟牛肉,也是2023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两项农产品输华议定书以来的重要成果之一。

“这是中国进口的第一批巴基斯坦冷冻水煮熟牛肉,海关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进口冻品的监管政策要求和通关便利措施,从口岸提离到通关放行仅用了不到1天的时间,节约了我们的通关成本,保证了我们的进口食品能够尽快上架销售,为老百姓的新春菜谱增加新的选择。”代理进口该批货物的天津隆遇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洲表示。

对于此次巴基斯坦牛肉输华,巴基斯坦多家媒体都很关注,表示这标志着中巴两国贸易合作实现了新飞跃,巩固了巴肉类产业全球影响力,预计巴肉类出口年增长将达1亿美元。贸促局(TDAP)首席执行官莫迪瓦拉表示,巴肉类出口潜力巨大,有能力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巴基斯坦成功进入中国肉类市场,为巴未来成为全球肉类贸易关键参与者铺平了道路。

中巴都是肉类进口大国和畜牧业主要国家,为何直至今天才有首票巴基斯坦牛肉输华?据悉,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曾在中国的“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输入动物”名单上。而这层“窗户纸”被捅破的关键,“免疫区”成为两国业内人士最常提起的一个词。

2019年,中巴两国签署口蹄疫免疫区协议,巴基斯坦将从免疫区第二阶段过渡到第三阶段以控制消灭口蹄疫,并通过疫苗接种达到这一目标,对此中方提供技术支持。

疫苗是无疫区建设的关键要素,作为2019年就出口口蹄疫疫苗到巴基斯坦的企业,中牧股份乾元浩公司相关负责人沈静早就计划将中国的疫苗技术带到巴基斯坦。“我们将在瓜达尔港投资建设一个兽用疫苗厂,口蹄疫疫苗年产预计7亿剂,不仅在巴基斯坦使用,还要出口到中东和南亚国家。”

瓜达尔港位于中巴经济走廊的最南端,作为深植于瓜港的中企,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当年建议中巴两国政府将瓜达尔港作为农业合作的一个绿色通道,“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瓜达尔港进行相应的检验检疫,在产品运送到中国港口之后,不需要再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检疫。这样这些货物就可以直接触达中国的消费者。”

经过各方的努力,如今巴基斯坦牛肉终于“访华”了。随着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发展,两国之间各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不仅是牛肉,中巴两国还就洋葱、虎尾草、水牛胚胎、樱桃、干辣椒、乳制品、驴皮等巴优质农产品签订输华议定书,巴产大米、海鲜、芝麻、芒果、柑橘、坚果已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早前表示,中方将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举措,扩大“订单种植”和农产品本地精深加工,支持巴农产品出口商赴华参加各类展销会,支持更多巴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打造“巴农制造”金字招牌,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编辑:朱喧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