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要闻

国际邮轮上的香水和高度酒如何补给?中国6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明确了

邮轮旅游是当前消费热点,邮轮产业是中国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升国际邮轮在中国港口靠港补给便利化水平,对助推邮轮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新办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司法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有关情况。

2024年1月1日,首艘中国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载着3000余名游客驶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执航前往日本鹿儿岛和韩国济州的国际邮轮航线。这标志着该轮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母港的国际航线运营正式拉开帷幕。图为航拍“爱达·魔都号”驶离码头。(图/中新社)

聚焦邮轮物资“上船难”等问题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中国网报道,据介绍,2023年11月,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并于今年1月成功开启商业首航。在运营准备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政策不够明确,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出现了供船物资“上船难”等问题。

规定共16条,主要明确了适用范围,开展补给活动的工作要求,药品、医疗器械、免税烟草制品等各类物资供船渠道和制度规范,通关便利化措施,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守法义务等。

中国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介绍,规定聚焦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环节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确立国际邮轮物资靠港补给的基本制度。突出问题导向,把靠港补给这个点打通,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带动其他环节共同发展。

帮助国际邮轮提升通关便利

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负责人刘洋介绍,目前在邮轮靠港补给方面已实现进出境船舶监管领域的无纸化作业,支持企业向海关提交电子数据就可以办理邮轮进出境的申报以及物料添加等手续。

为提升国际邮轮在中国港口靠港补给便利化水平,规定提出“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的原则性要求,同时进一步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

在申报方面,增设了邮轮直供物资的供船方式,对于供应国际邮轮商业运营所需的食品、销售用品、酒店用品、演艺道具等,企业均可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邮轮直供物资方式一站式办理通关手续。

新规为香水、高度酒“开绿灯”

不同于普通客船,国际邮轮所需要的物资种类多、数量大,要求补给的时限很短。

实践中,如果将香水、高度酒、清洁剂等物资视为“易燃液体”甚至“危险货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客船载运乘客不得同时载运危险货物”的规定,则不能给国际邮轮进行补给。

为了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有效解决包括香水、高度酒、清洁剂等邮轮运营中常备必备物资上船难的突出矛盾,规定第十一条创新制定了“常用低危物资清单”。

中国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郭启文对此表示,这份清单是一项制度创新,主要是为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有效解决包括香水、高度酒、清洁剂等邮轮运营中常备必备物资上船难的突出矛盾。

邮轮旅游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

邮轮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国际化程度高,覆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休闲观光、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等领域。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霍福鹏表示,当前邮轮旅游市场正继续回升,去年9月,国际邮轮复航后,全年中外旅客运输量达10.7万余人次;今年仅一季度就已超19万人次,呈现快速恢复和增长态势。

据邮轮游艇行业协会预测,今明两年,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

中国邮轮港口布局逐步完善,由北向南、从大连到三亚规划建设了13个邮轮始发港,接待海内外邮轮能力不断增强。邮轮旅游迅速恢复,在内河、沿海、日韩等传统航线基础上,开发了东南亚等新航线。入境邮轮航线加快恢复,今年以来,已有21艘国际邮轮在中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已成功运营30多个航次。据霍福鹏介绍,第二艘大型邮轮4月进入下坞总装阶段,标志着中国形成了大型邮轮自主建造能力。

编辑:田共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