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要闻

在“风之门”,这座中国援建的顶级机场进入最后冲刺


近日,在瓜达尔新国际机场,进行校飞试验的飞机成功着陆。(图/新华社)

汽笛声声,一艘艘海轮停锚瓜达尔港,依序等待装卸货物;港区外,中国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公路——东湾快速路上,货运卡车列队行驶,将货物送往周边地区……从瓜达尔港出发,沿东湾快速路向东30多公里,一座形似巨大飞鸟的钢结构航站楼巍然矗立,这里就是中国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

近日,瓜达尔新国际机场进行了为期5天的校飞试验,标志着项目即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介绍,校飞试验由巴民航局负责组织实施,是对项目导航设施、助航灯光、飞行程序、道面性能等安全规范性的全面检验,对满足飞行安全和保证飞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是项目建设的标志性关键节点。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点项目,瓜达尔新国际机场于2019年启动建设。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管理组组长丁侃介绍,机场占地1800公顷,其设计、建设标准均符合中国和国际通用民航机场建设标准。机场跑道长3658米,可起降大型客机,停机坪能够停放5架C类飞机,完全满足高客流量需求。

瓜达尔大学副校长阿卜杜拉•拉扎克•萨比尔表示,以高水平基础设施为基础,瓜达尔地区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龙头,未来必将进一步用好区位优势,有力促进巴基斯坦和地区各国经济贸易发展。“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后,将成为瓜达尔地区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瓜达尔地区环境气候条件复杂,要在这里建机场并不容易。

瓜达尔,在乌尔都语中意为“风之门”,可想而知,这里的风有多大、风有多频。瓜达尔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该地的沙尘暴季节。历史上瓜达尔地区曾出现过飓风天气。考虑到天气原因,瓜达尔机场按照200公里/小时的超高抗风标准来设计和建设,航站楼整体通过风洞试验予以设计,采用的连续焊接不锈钢屋面更是通过抗风揭试验,并且紧固件同步测试,最高可抵抗15至16级的大风。

除了气候环境,瓜达尔的地质条件也很特殊,土壤湿陷性、溶陷性特征明显。如何理解土壤湿陷性?该项目副总工高全雷解释,可以把这类土看作是糖,遇到水的湿陷性黄土,就像化了的糖一样,承载力会大打折扣。为此,项目团队花了将近一年时间,进行补充勘测。经过专家论证,机场的飞行区、航站区最终采取强夯的方式进行处理。

高全雷介绍,气候和地质等的技术难题逐一得到了解决,现在已经建成的机场跑道及配套设施,可以满足所有机型全天候起降的要求。

今年,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将建成交付给巴基斯坦进行运营。按照规划,到2035年,这座机场将达到每年40万人次吞吐量,2060年将达到每年1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

“有了新机场,更多对瓜达尔地区感兴趣的投资者将来到这里。”巴布•古拉布是当地一名投资商,对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充满期待。

编辑:朱喧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