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民“涌入”中国社交平台 打开“了解另一种文化”的窗口
由于担忧短视频社交平台抖音国际版(TikTok)被关闭,许多美国网民正涌向另一个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他们还发起一个词条“TikTok refugees(TikTok难民)”。目前,在小红书上可以找到非常多IP定位在美国的创作者和用户,他们和中国网民以及其他从TikTok迁移来的网民发起许多有趣而友好的互动。
许多美国网民正涌向另一个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图/小红书截图)
美国“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综合北京《环球时报》、中新网报道,近日,小红书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排行榜上的名次不断提升,一度跃升到免费应用程序(APP)的榜首。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美国政府此前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1月19日之前剥离TikTok,否则将面临禁令。这一决策引发了美国TikTok用户的强烈担忧,他们纷纷开始寻找替代产品。令人意外的是,许多用户并没有选择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等常见的美国本土社交平台,也没有考虑字节跳动旗下的Lemon8,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小红书。
据了解,美国用户选择小红书的原因多种多样。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用户艾米表示:“我们的政府妖魔化中国,说中国会通过APP让我们反对美国,这太荒谬了!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好玩的抗议,转移到小红书来,向他们发起挑战。”同时,她还对所谓“中国会监视并收集美国人数据”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美国政府才是经常监视公民和泄露数据的一方。此外,不少美国用户听说小红书与TikTok相似,且小红书涵盖了美容、购物、旅游、生活等各个领域,能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分享需求,于是果断加入。
在短短时间内,小红书上的美国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1月14日,在小红书上几乎“三步一个美国人”,他们或用英文、或用机器翻译的中文发帖,许多人还发布短视频甚至开直播与网民连线互动。在名为“tiktokrefugee(TikTok难民)”和“tiktokban”的话题下,大量海外用户发布内容,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表达对TikTok禁令的不满以及对小红书的喜爱。仅仅一天时间,“tiktokrefugee”话题下的笔记数量从2000多条激增至超过7.7万,总浏览量超过3858万,讨论量超116万;“tiktokban”话题下也有约1.5万条笔记,总浏览量超过1410万。谷歌趋势数据显示,“Rednote(小红书)”关键词的热度在过去一天时间里从0飙升至了100。
一些用户表示,来自中文世界的小红书是“了解另一种文化”的窗口。正如一位用户发表的评论:“我看不懂他们的语言,但却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晒猫”、学习中美网民友好互动
综合北京“国际在线”、中新网报道,随着大量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一场跨越国界的友好互动在平台上热烈展开,成为社交媒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晒猫”成为中美用户互动的热门话题之一。不少美国网民在介绍自己时,会晒出自家可爱的猫咪,这一行为引发了中国网民的积极回应,大家纷纷晒出自家的猫咪,形成了一场有趣的“猫咪大赏”。中国网民将这种先发自家猫照片的行为称为“交猫税(pay cat tax)”。截至北京时间1月14日晚上9时,话题#cattax(猫税)已有超过3000篇笔记、浏览量超过170万、讨论量超过5万。除了猫咪,双方还晒出了狗、马、小老鼠等其他宠物。甚至有中国网民“皮”了一下,晒出一张“大熊猫吃火锅”的P图,幽默地向美国朋友介绍这是自己的“宠物”,让人忍俊不禁。
在学习交流方面,小红书也成为了中美用户互相帮助的平台。不少中国网民发出自己的英语作业,请美国网民帮忙解答语法题、阅读理解题、完形填空题等。美国网民们十分热情,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对于拿不准的题目,他们也会礼貌地用中文表示“我不知道对不起”。还有美国网民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帮助任何人完成英语作业。不过,也有美国网民对部分答案的准确率提出质疑,对此大家展开了有趣的讨论,解释了由于美式口语化英语与中国学生所学英式英语语法存在差异,导致理解和解答上可能出现偏差。
此外,中美用户在时尚、音乐、电影等话题上也进行了深入交流。许多美国网民选择使用翻译器,用中文或者中英双语发帖,表达自己对这些领域的见解,同时也表示希望能学中文。而中国网民也热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喜好,双方你来我往,气氛十分融洽。交流过程中,“我要交朋友”“I want a foreign friend”成为中美网民共同的心声。
《华尔街日报》14日评论称:“在美中关系紧张之际,新的中美友谊正在一个此前几乎没太多国际用户的应用上萌芽。”小红书此次在美国的爆红,不仅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海外用户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全球影响力,更为中美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新的桥梁。通过这个平台,两国用户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生活、文化和价值观,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与友谊。
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