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启动 近300名巴基斯坦“农民”“留学”陕西
4月18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首期开班仪式举行。(图/西安《陕西日报》)
“我很期待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我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深入了解中国农业文化和发展经验,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带回巴基斯坦。希望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未来都能更加美好。”近日,在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首期开班仪式上,学员代表穆罕默德•哈马尤恩说。
去年6月,巴中两国领导人达成了丰富全面的共识,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双方近一年的精心筹备,今年4月18日,该项目在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式启动。1000名学员分三期赴陕西开启“留学”生活,并接受为期3个月的培训。当日,首期近300名学员迎来了开班仪式。
“我们为巴基斯坦学员准备了丰富的课程,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设置了种子技术改良、高效家畜养殖及疫病防控三大核心内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介绍,培训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科研指导+文化交流”模式,将为巴基斯坦培养更多高素质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助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并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巴方在农业领域的首次合作。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3月26日,该校生命科学院的5名学生来到巴基斯坦,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联合培训交流。
据悉,在90多天的学习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参与了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涵盖植物标本制作、生物炭和生物肥料制作等多个学科。在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学习生物炭制作技术时,他们了解到以椰壳和玉米芯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的方法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方案。
在拉瓦尔品第干旱农业大学的学习让他们掌握了无人机数据采集、处理、制图和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实现了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为精准农业管理和可持续土壤管理提供了支持。
“这种知识与技术的交流,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解决全球性的农业问题提供了更多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孔德志说。
中巴都是农业大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两国具备深化合作的诸多优势和广阔前景。中巴一致同意在农作物种植、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加强合作。
目前,中国和巴基斯坦已就洋葱、樱桃、干辣椒等优质农产品签订了输华议定书,巴基斯坦生产的大米、芝麻、芒果、坚果等在中国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农业专员顾文亮早前表示:“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中国在种子培育、作物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巴基斯坦粮食安全与研究部前部长考萨尔•阿卜杜拉•马利克也曾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农业合作前景广阔。巴中双方优势互补,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升产量、减少作物病虫害,有助于促进巴基斯坦减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期待两国继续拓宽农业合作领域,实现更多巴基斯坦优质农产品对华出口。
此次开班仪式现场,中国驻巴大使姜再冬在视频致辞中也作出承诺:农业合作是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的重要一环,中方将以实际行动深化中巴农业合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朱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