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要闻

不止提供绿色清洁能源,中巴“核作”还有更多想象空间


恰希玛核电工程。(图/杭州“潮新闻”客户端)

近日,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派出检验团队,来到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建设现场,对恰希玛C-5建设项目中使用的一台3000吨履带起重机及辅助起重机械开展检验工作。

据悉,此次检验的3000吨履带起重机承担着恰希玛核电站项目中第五台机组C-5项目吊装核岛核心装置与核岛穹顶的重任,其稳定运行是保障核电站安全建设的关键。浙江省特科院检验团队结合核电项目建设的特性和现场使用环境,凭借多年在核电项目特种设备检验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在常规检验基础上,重点检测起重机结构强度、抗风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方案。同时,团队在满足检规要求的前提下,针对核电项目的高安全系数,制定了涵盖79项内容的专项检验方案,为后期使用和维保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发展核能已被公认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各国低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早在2012年,巴基斯坦就出台了《国家气候政策》,强调通过增加核能、水力发电和可再生能源的份额来缓解气候变化。近年来,中巴双方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此次中方团队提供检验保障的恰希玛核电站,就是由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共建,建成后将为伊斯兰堡及周边地区提供绿色清洁的电力能源。

而在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上个月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

恰希玛核电站总经理Shahid Bashir对“华龙一号”的优势如数家珍,“‘华龙一号’结合了一系列先进的设计特点,能够承受最大地面加速度为0.3g的地震(相当于9级烈度地震),具有针对严重事故的缓解措施,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快速降压等,提供双安全壳、60年的设计寿命和18个月的换料周期也是额外的优势……它们都提高了‘华龙一号’的机组性能、安全性能以及经济性。”

核能合作为巴能源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Shahid Bashir也表达了更多合作的期待。

“巴基斯坦需要与中国在核能领域继续加强合作,以便在未来几年建造新的核电站。”Shahid Bashir说,同时,由于巴基斯坦在整个核电站的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因此可以通过中国和巴基斯坦公司联合签订合同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核电站日常维修、换料检修等业务。巴基斯坦相对更加便宜的劳动力,也有利于降低相关产品和备件的成本。

同位素在现代医学中应用广泛,在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诊治中更是不可替代。而重水堆核电站能大规模稳定生产同位素。“我们期待进一步扩大巴中之间和平利用核技术的合作范围,特别是在农业和卫生部门。”Shahid Bashir说,比如两国卫生等领域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分享最新的医疗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在核医学放射治疗领域,以减轻癌症患者的医疗支出负担,从而使两国人民受益。

编辑:朱喧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