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21% 巴基斯坦大米飘香中国市场
资料图为仓库工作人员在搬运大米。(图/中新社)
【华商新闻网编译报道】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贸易投资参赞卡迪尔(Ghulam Qadir)近日对媒体表示,2025年前五个月,巴基斯坦对华大米出口同比激增121%,这标志着在中巴经济走廊(CPEC)框架下,双边贸易联系及农业合作正不断深化。
《国家报》24日报道,卡迪尔透露,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月至5月,巴基斯坦对华大米出口额达3207.6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453万美元实现显著跃升。其中,精米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其出口额达2668万美元,出口量为60769公吨。
卡迪尔将这一增长归因于品质标准的提升、具有竞争力的定价,以及近期贸易便利化机制的有效落地——包括关税减免和检验流程简化。巴基斯坦的长粒米品种(尤其是超级巴斯马蒂米和IRRI-6)因香气浓郁、蒸煮后延展性好,且适配中国烹饪需求,已受到中国进口商的青睐。
阿尔法拉大米国际公司(Al Falah Rice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阿桑(Muhammad Ahsan)指出,与中国本土大米品种相比,巴基斯坦大米的碾米出成率普遍更高,达68%至70%,与中国杂交粳稻等品种66%至68%的平均出成率相当,甚至略高。这一优势为加工企业提升了成本效益,也让零售商的货架陈列更具吸引力。
他进一步表示,数据显示巴基斯坦大米在华主要用于零售市场,尤其受城市中产阶级消费者青睐——这类人群对优质南亚大米品种需求旺盛。不过,目前约30%至35%的巴基斯坦大米也正被食品加工业吸纳,特别是用于即食餐品和方便米饭等针对便捷消费需求的产品。
“中国进口商正越来越多地将巴基斯坦视为稳定供应源,同时也视其为粮食多元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地区气候不确定性加剧、传统供应国价格波动的背景下,”他补充道。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双边农业合作的深化,两国利益攸关者期待在种子研发、产后技术及溯源体系等领域实现更深度的融合——这些举措对维持增长势头、保障地区粮食安全韧性至关重要。(走元编译)
编辑: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