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又便捷!中国“小电驴”跑入巴基斯坦“新赛道”
中国出口“小电驴”样车。(图/上海《解放日报》)
近年来,有着“小电驴”之称的中国电动自行车(又称“电瓶车”)越“跑”越远了,已出海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民众带去便利。近日,在北京出席活动的巴基斯坦前总理特别助理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就表示,中国的电瓶车在巴很受欢迎。
任何参观过卡拉奇最古老的两轮车市场阿克巴路的人,都会注意到展厅内外明显的变化:面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经销商在各个品牌生产的汽油摩托车的队列中,也排列着电动自行车。
在巴基斯坦,摩托车因其出色的燃油效率和相对较低的成本,长期以来一直是中产阶级及社会基层民众出行的首选。然而,随着汽油价格的持续攀升,不少用户开始考虑向电动车转型,因为这有望大幅削减出行开支。
以电动自行车为例,其市场售价从15.5万卢比到40万卢比以上不等,一次充电后的续航里程可达55公里至140公里。据中国电动自行车经销商穆罕默德・萨比尔・谢赫介绍,一辆充满电的电动自行车平均续航为100公里,耗电量约为2个单位。按每单位电价41至45卢比计算,行驶100公里的成本仅约为100卢比。
相较之下,传统的70cc汽油摩托车每升汽油可行驶50至60公里,而当前汽油售价为260卢比/升。谢赫估算,若消费者改用电动自行车,每月至少可节省1万卢比,这对于收入水平有限的群体而言,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费用节省,也进一步凸显了电动自行车在成本效益方面的优势。
2024年10月,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头部品牌爱玛的巴基斯坦旗舰店在拉合尔开业,为巴基斯坦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更丰富的购车体验。
而电动自行车市场的逐渐兴起,也是巴基斯坦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缩影。巴基斯坦政府今年发布的《2025至2030年国家电动汽车(NEV)政策》提到,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提升至30%。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划涵盖的电动车范畴颇为广泛,不仅囊括大众日常出行依赖的乘用车,更将触角伸向了商用领域的卡车,以及两轮、三轮车,力求构建一个多元且蓬勃的新能源汽车生态。
据悉,这一政策预计每年可节省20.7亿升燃油,相当于近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将助力减少450万吨碳排放,每年降低4.05亿美元的医疗相关成本。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不断扩大的电动车市场,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机会。近年来,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等中国车企纷纷进入巴基斯坦市场。而在电动自行车方面,电池成为中国公司瞄准的关键领域,早前,来自中国的海信电力宣布计划在巴基斯坦建立第一家逆变器和电池工厂。
展望未来,相信在中巴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电动车在巴基斯坦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成为连接两国经贸合作与绿色发展理念的纽带,为构建低碳、环保、便捷的巴基斯坦交通出行新图景贡献力量。
编辑:朱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