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要闻

上新9个!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全球居首

据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微信公号消息,在刚刚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上海崇明、浙江温州、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湖南岳阳等9个城市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居全球第一。


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图/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

“国际湿地城市”再添中国9城

综合中新网、新华社报道,此次荣获认证的9个城市,宛如9颗璀璨的明珠,各自散发着独特的生态魅力。上海崇明,这座从湿地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城市,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湿地覆盖面积近70%,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滋养着无数的生命。浙江温州,通过实施滨海、海岛和城市湿地系统修复工程,构建起全域湿地保护格局,让湿地生态在修复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云南大理,高山湖泊与城市相依相伴,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成为高原湖泊湿地保护、治理与合理利用的典范,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福建福州,创新湿地治理体系,打造出从潮汐滩涂到红树林带,从观鸟天堂到非遗传承的诗意栖息地,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堪称城市湿地保护利用的典范,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之中。江西九江,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被誉为世界闻名的“珍禽王国”和“候鸟天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繁衍。

西藏拉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宛如一颗高原明珠,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江苏苏州,拥有丰富的芦苇荡、荷塘、生态岛屿和水生森林,展现出江南水乡特色的湖滨湿地风光,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湖南岳阳的洞庭湖湿地,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江豚的主要栖息地,为这些珍稀物种提供了安全的家园。

“国际湿地城市”的认证,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目前,全世界仅有74个城市获此殊荣。此前,中国已有哈尔滨、海口、东营、武汉、盐城、南昌等13个城市,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先后获得认证。这些湿地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独特的湿地景观,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实现了城乡人民共享优良湿地生态空间的美好愿景。

携手全球推进湿地治理新进程

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中国不断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法治体系,出台《湿地保护法》,持续提升执法监督能力水平,坚决守牢湿地生态安全底线。全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红树林面积净增长0.83万公顷,是全球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互花米草扩散态势得到根本扭转,除治率接近90%,共除治8.6万公顷。同时,中国还强化了4条跨境中国的鸟类迁飞通道保护修复,2025年监测到途经中国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的候鸟数量,较2024年增加14%。

在持续开展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举办COP14大会,建成国际红树林中心,共享经验、共谋合作,为全球湿地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在开幕致辞中,特别感谢上届缔约方大会主席国中国给予的全面帮助,为中国顺利接任未来三年的主席国职责提供了重要指导。开幕式结束后,总统还专程到访中国馆参观中国生态保护成就展,对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特别是2022年承办COP14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高度赞赏。

《湿地公约》执行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表示,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全球湿地保护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COP14举办以来,中国充分发挥大会主席国和《湿地公约》常委会主席作用,确保会上提出的所有决议草案都得到有效处理和落实,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湿地治理中的组织能力和引领作用。

在同日举行的部级高级别会上,通过了《维多利亚瀑布宣言》,旨在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此次缔约方大会期间,还将举办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区域会议、各国边会以及展览、考察、颁奖等多项活动。中国政府代表团将与各缔约方一起坦诚交流、分享经验、凝聚共识、积极行动,努力推动形成有价值、有意义的大会成果,进一步引领公约发展方向,推进全球湿地治理。

《湿地公约》是最早的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之一,致力于全球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目前,缔约方已发展到172个国家。

编辑:田共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