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要闻

在义乌做“地球人生意” “巴铁”点赞“这里是做贸易的好地方”


7月31日,巴基斯坦商人阿里卡姆兰成功申领义乌市阿瓦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后接受采访。(图/新华社)

近日,巴基斯坦商人阿里卡姆兰在浙江义乌成功领取营业执照,他的公司也幸运地成为义乌第1万户外资经营主体。“办理效率很高,基本上提交材料一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中国是做贸易的好地方,我希望有更多外商可以来投资中国,把义乌小商品卖到更多地方。”他说。

据悉,阿里卡姆兰在义乌工作生活两年多,时常有“老乡”在采购、出口等方面向他求助。为此,他新办的义乌市阿瓦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就专为外商提供贸易全链条服务。

“没有梦想,何以义乌”,阿里卡姆兰接过营业执照时说的这句话,也表达了对义乌这座创业之城的高度认可。

一头连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头牵动着210多万家中国制造企业,依托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客源、发达的物流,越来越多外商在义乌实现创业梦想;外资注册登记只需要1天,“生意做得好”外商也能评人才,甚至外商的“立法声音”也能直通中国全国人大……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涉外营商环境,让外商吃下定心丸。

深耕义乌20余年的巴基斯坦商人阿斯拉夫,在此稳步拓展外贸事业。近年来,义乌市政府相继引进多家光伏龙头企业,“无中生有”打造了光伏产业集群。阿斯拉夫敏锐的商业嗅觉迅速捕捉到了这个新的商机,采购的货物种类也从最初的生活日用品扩展到高科技产品,如光伏产品等。

在早前举行的一场义乌-卡拉奇线上交流会上,阿斯拉夫作为在义乌的巴方客商代表分享了在义创业故事,也为义乌便利的营商环境代言。“未来我们除了做出口贸易外,还要做进口贸易,把巴基斯坦的优质食品和矿石带到义乌市场,中欧班列的开通让这一切都将变成可能。”

同样扎根义乌20余年的“巴铁”商人阿酷,不仅在这里经商,还当起了“洋调解员”。

阿酷回忆道,2009年,他曾在线上订购过两个集装箱的牙膏,因双方前期沟通时理解偏差,他收到的货品和想要的款式不一样。和商家反复交涉无果后,阿酷找到在义乌做调解工作10余年、被称为“国际老娘舅”的伊朗籍商人哈米。阿酷说,在调解员帮助下,自己和发货方明确权责,积压的货品也慢慢处理,事情终于得到解决。

后来,阿酷也加入了“国际老娘舅”团队,帮助不少采购商解决矛盾纠纷。“希望我们能更好地帮助来义乌采购的巴基斯坦商人融入义乌社会,也使更多中国商品走向巴基斯坦。”阿酷说。

巴基斯坦商人与义乌之间的故事,只是众多外商与这座“世界超市”“双向奔赴”的缩影。据统计,如今义乌的1万户外资经营主体投资来源覆盖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易、餐饮、商务服务等14个行业,他们犹如一座座桥梁,架起义乌“买卖全球”的通道。

而更加开放的中国,正张开怀抱欢迎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更多外商到义乌、到中国,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编辑:朱喧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