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特约专栏

巴基斯坦的农业前景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8月19日主持会议,宣布要公平、公开选拔1000名巴基斯坦学生赴华接受农业培训,目前已经接到572份申请。而巴计划部长伊克巴尔也公开表示,为了应对农业挑战,巴将在未来几个月派遣1000名学生前往中国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相信巴方会选择最优秀、最勤奋的人才到中国学习,学成后能够“立竿见影”,为巴农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巴基斯坦农业部门是维持巴人民生活和推动其经济引擎的命脉。目前有超过37%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对GDP的贡献约为46%,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农业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农业还是巴外汇收入的关键来源。尽管如此,巴农业经济的基础依然十分落后。

首先是巴基斯坦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像样的农业企业家很少。不论是地主还是农民创新意识都不很强,创新积极性也不高,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而且没有引进现代科技的动力,惰性十分普遍。

其次,巴基斯坦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一直不高,巴基斯坦农业机械服务提供商很少能为中小农户提供服务,不太可能帮助农民利用移动技术采用继续的机械化耕作,也没有意识为应当在农忙时为中小农户预订大型农业机械,不能有效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这反映出巴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缺乏创新意识、缺乏长远规划和对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不作为、不用心。

再者,巴农业创新意识比较差。国家也未能有效地向农民和地主提供创新平台,更谈不上对初创农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农业创新对巴基斯坦而言不仅仅是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巴农民面临的挑战并非不可克服。与农业相关的平台成为希望的灯塔,通过创新的视角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估计,如果在发展中农业经济中广泛采用新技术,可能会使巴基斯坦农业收入增加200%,这就需要巴基斯坦政府抓紧减贫事业,并努力改善数百万巴基斯坦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当然巴基斯坦也需要向中国学习,政府需要直接拨款和建立专业的农业科技园区。

另外,巴基斯坦迄今未能解决农业深层次的问题。在这方面,不论是中国、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和越南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包括解决农民信贷难问题,建立公私农业合作伙伴关系问题,对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给予更加包容、宽松政策的问题等等。其实,正在蓬勃发展的数字市场可以为农民开辟新的途径,将农民的利益直接与消费者联系起来,并确保巴基斯坦农民辛勤劳动得到满意的回报和公平的出售价格。要实现巴基斯坦农业部门的变革潜力,就必须由联邦和省政府、私营农业产业部门、金融机构和农村社区组成统一战线。简化法规、进一步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倡导可持续农业现代化,这些都是实现巴基斯坦农业经济腾飞的关键点。农业现代化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是提高出口导向意义重大,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25年,通过现代化带来的多样化和产出质量的提高,巴基斯坦的农业出口可以增加50%。因此未来要看巴基斯坦政府如何设计未来发展战略,如何将战略落实在扎扎实实的措施上。

还有,巴是一个资源管理不善的国家,对于巴基斯坦农业而言,灌溉和水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如果能引入智能灌溉系统,巴基斯坦水资源利用的潜力和效率都会展现出来。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估计,通过采用智能灌溉系统等精准农业技术,巴每年可以节省高达1250万英亩英尺(154亿立方米)的水。

不仅如此,如何处理收获后的贮存问题也是巴基斯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绕不过去的难题。巴必须采用移动冷藏解决方案,即彻底改变农民储存和销售农产品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根据世界银行最近的估计,由于收获后加工和处理不当,巴损失了30%至40%的农产品。如果巴基斯坦政府和企业能够对物流和仓储进行战略投资就可以大大减少这些损失。

总之,巴基斯坦农业复兴必须汲取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创新的环境。通过携手合作,整合所有利益相关方的资源,巴基斯坦就一定可以释放其农业部门的潜在潜力,促成繁荣和增长的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江苏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报特约撰稿人——周戎

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