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华侨华人示发展信心
2025年全国两会于11日落下帷幕,北京时间当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中共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全国人大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5年中央预算;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图/中新社)
七天人代会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报道,全国人代会是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信心,是今年人代会释放的一大“中国信号”。
信心,体现在挑战面前仍从容。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在“5%左右”,这一数字虽然不高,但基于去年接近135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生产总值,5%的增长将带来相当可观的增量。这表明中国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依然有能力和信心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等代表指出,中国经济的独特优势,如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以及庞大的高质量产业工人,为经济提供了强大韧性与耐力。
在变局之中,中国也在努力开创新局。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将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并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向新力”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代表们高度关注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积极建言献策。
此外,中国还向世界宣示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鲜明态度,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全球合作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本次大会还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实践。来自中国各地的代表积极履职尽责,提出大量具体意见建议,将民众意愿与最高议事厅紧密相连。大会通过修改代表法,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保障。
华侨华人:示发展信心迎合作契机
中新社报道,多位海外华侨华人表示,此次两会内容既聚焦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振消费等发展议题,又回应共同富裕、老有所养等民生期盼,是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窗口,也为海外华侨华人发展带来明晰“风向标”。
“透过中国两会,国际社会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真切体悟到中国的胸怀担当。”澳大利亚澳中人民友好交流协会会长田飞表示,中国两会不仅影响民众生活,也向世界传递希望和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东山东同乡会永久荣誉会长王立智表示,中国两会提及共同富裕,不仅关注中国民众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层面的富足,还重视文化、娱乐等精神层面的富裕。中国正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民众开动思想、增收致富,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两会期间,围绕民生福祉的诸多讨论,既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温度,也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新视角。”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毛埴鋮表示,两会提及“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居家养老”等内容,未来,中英两国可以在养老产业技术、社区服务模式上深化合作,助力“老有所养”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泰国商会副会长许馨雄关注创新链、产业链相关内容。他表示,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密集点题提振消费,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作为深耕消费领域的华商,他将深入剖析消费者新需求,创新多元化、融合化消费新场景。在满足中国市场旺盛需求的同时,借助“链主”效应,打造本土化新产品,为中国市场注入消费新活力。
“今年中国两会,‘人工智能+’成为热词,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总会长李中平表示,中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活力。“中国科技创新的经验值得学习。作为侨胞,我们将继续助力搭建交流平台,帮助马来西亚企业与中国企业展开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寻找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多种可能。”
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尹楚平表示,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正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相信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成果将惠及更多国家、更多民众。
“202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预计‘十四五’经济增量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我从数据中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朝气与活力。”中国在韩青年联合会会长崔庆峰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给广大华商吃下“定心丸”。如今,越来越多的华商从广阔的中国市场寻找发展机遇,为中外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牵线搭桥。
编辑:田共